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喷泉之旅(55山东师奶)

    55山东师奶(1)这次入院,似乎没有那么大压力,毕竟,已清楚这里是专科医院,医德也完全令你信服。更重要的是,没有读书升学的压力,已经如愿被距家最近的初中录取了。加之躺在床上,并不适宜多看书,尤其是报纸,漫画书上的小字。因为自上次术后大失血,以致视力锐退。于是,多与电台为伴,或将自己置旁观者的位置,静观身边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倒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2)有一疑为祖籍山东,形似外国师奶的婆婆,弄伤了手,一天到晚扶着那用绷带吊着的手,在房间内兜兜转转,跨出又迈入,并无多少病人的痕迹。讲话嗓声粗大,为人严厉至苛刻,指定要某某医生,某某护士为她换药包扎,稍有不适,又嚷天抢地,一房子的人都被她弄得终日鸡犬不宁。唯有她入睡后,大家才得以重获那曾经的静谧。也许,她从未住过院吧?这样的一段经历,简直是让她活坐牢吧?所以,她的焦,她的躁,我们还是用海般的胸怀给予了宽容。(3)最记得,她在不到处走动时,也会靠在枕上,跟我讲那个日本鬼子企图吞噬我们祖国,战火纷飞,爱国将领捐躯弃体,保家卫国的故事。从这些话语中,可知她是名忠贞爱国的耿介之士啊。再到后来,对她的了解又深入了点,原来她很早前便不幸成了孤寡老人,身边不知何原因,无儿无女,难怪那天送她入院的都称是居委负责人。唉,也许,人生真的无绝对的如意,一生中总是幸与不幸的交集。我们不会再去苛求,苛求她的安谧,而是更主动地去引导她摆脱悲伤。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 喷泉之旅(63 又一绝招)

    63又一绝招(1)发现自己躺多了,又掌握了另一门绝招:躺着悬空喝水。详尽描述如下:右手持杯耳,凭感觉找到嘴的位置,约5厘米的高度,将水空投到口腔中。那情景,我敢打包票,定有黄果树瀑布的豪情。而且,只要功夫深,水也难咽人。印象中应该从未呛过什么水呢!遥想当年,手捧吸管杯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啦!(2)住院的我,还做过一些无聊透顶的,而又颇foolish的事。那时,我很喜欢收集药杯子,毕竟它们颜色丰富,有红黄绿白,体积小,只有普通水杯的5分之一,最合适给我当大龄儿童的玩具的了!我把它们像叠罗汉般一层层地架起来,然后,就边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边在那儿天马行空,想入非非,以为自己身处埃及金字塔面前,从而神圣感倍增。嘻嘻,塑料东西太低廉了,全部都是一次性的,以使我的金字塔越垒越高,梦越作越宏大。(3)在手术后恢复得可以了,每天早上我就让护士护工帮忙,通过床尾的开关,将床背搅高,勉勉强强地坐起来,洗脸,刷牙。接过她们帮我装好水的盆子,恩,准确地讲,是她们帮我把盆子放到了我的膝盖上,而水,只有小半盆,太多了,不仅重,我扛不动,而且很容易弄洒。我是那么地轻车熟路,只要有人帮我弄好了前面的步骤,后面的只是小菜一碟啦。对了,大家可能疑问,那么你的家人呢?呵呵,在刚手术完时,他们是基本上全程陪伴的,但在我恢复得可以了,就会放一下手的啦。我也重视自力更生能力的培养,虽然,比起自由行动的人差了不少距离。因此,一般嘛,他们买好明日的早餐——面包和盒装牛奶,留下给我,在晚上9点后,都要启程回家睡觉了。毕竟医院提供的沙滩椅久睡简直就是让人活受罪。等到第二天再送中午饭给我咯。反正,医院里有的是护士护工,不愁最危难之时找不到人帮忙。当然,前提是你本人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我就在那儿漫不经心地洗起脸来,孰料,一不小心,没将盆子的平衡摆好,水就哗啦啦地往下掉,溅湿了我的衣裤,床单,床底,地面……幸亏是在左边落下,不然……右边的伤口可要遭殃了!快快唤来护工,眼前此情此景使她目瞪口呆了,唯有拿来干净床铺衣物给我换上,将湿东西该洗的洗去,该晾干的挂到太阳下去。太痛苦了,换床单,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嘛。我错了!我以后都不敢了……最后,这样一段糗事还有人提起……啊,没脸见人啦!原来,我距离“白骨精”的级别还远着呢!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 喷泉之旅(64 大红灯笼高高挂)

    64大红灯笼高高挂65天后,又是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日子,我能出院了。好幸福啊!这时我基本上能用双手撑着床坐它个十来分钟了。真正要与平躺断绝关系了吧?但还未能那么快下地行走,我已蛮欣慰了,觉得前途是充满了希望的。平日自学,要全程坐在椅子上还是有困难,于是仍是半坐半躺在床上为主,但常是过了15分钟,又要用双手将下滑了的身体撑高,抬升复位至背靠床背的最佳位置。如此反复下降上升,比坐过山车还要刺激。父母都有过为我请家教的念头。四五十岁的最有经验,他们都偏向于这类。但我是举双手双脚反对的!太古老的思想啦!太顽固的脑袋啦!而且还很有很有代沟!所以,不行。Objection!哦,那就大学生吧,恩,这还好。不过没有多少经验,作业余辅导还行,可要全职教我恐怕不大合适吧?罗列出那么多理由,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不喜欢家教。一对一,很难说可以找到亦师亦友的。如今有好多中大教授的妻子一人接受两三个小学生进行辅导,但成效……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自学的是我自己,我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来了反而会妨碍我前进的步伐。那样吧,待我真的无能为力自救时,再向他人求助吧。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 喷泉之旅(65 继续观察)

    65继续观察到2002年6月27日,拆完了身体内的最后一套钢板螺钉了。(1)我仍未能正正式式地,放开双手,独立行走,总要依靠拐杖支撑,或扶着别人的肩膀,扶着桌椅墙壁之类的。若真要单身行走,就仅是东摇西摆地几步。有的小学同学来探望我,说很久没见我走过了,很想看看。我把头摇得像镶满了铃铛的波板糖,整个人紧紧地钉在凳子上,死活不肯动半步,甚至想要连心跳声也藏起来。他们还以为我那么“矜持”呢!又催促了几次。还是像鸭子,而且更像了,x光已出来:右股骨头包容尚好,左侧差,且变小,腿骨变细。十四岁的我,又回到了1,2岁的童真年代,走起路磕磕碰碰,叫人心惊胆战,但又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中支撑着我,让我如一个不倒翁,总是在旁人以为我要倒下时,又神奇地直立起来。有过最风趣的比喻来形容我,是一位初中友人。她说:远远看去,你好得意啊!就好似只企鹅!呵呵……不知道她是觉得我像QQ族的企鹅么?(2)是所有手术都失败了吗?不应该是在前阶段弄砸了。到后阶段虽是医生们竭尽全力,女娲补天,但毕竟地基没砌好,又要修复地基,还要往上盖,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出院时,蔡医生说:继续观察下吧,等再长大些多读些书,再看看有什么更好的方案吧。毕竟在这两年半内,连续进行了几次伤骨动筋的大手术,即使是强壮如牛的青年,也难以承受,更何况一个小女孩呢?她已经元气大伤了,再这样下去,会彻彻底底地吃不消的。好庆幸自己能遇上以为那么通情达理,时刻顾及病人感受以及实际情况的好医生啊!(3)近几年的复诊,蔡医生认为我的情况比较复杂,是绝对不适合再轻易动手术的了。目前,从客观事实而言,我的状态只能这样保持着,且未来仍要小心地维持下去。而从不少人的角度,都认为我可以通过更多的手术去改善,甚至康复。然而,事情远非意愿中的那么简单。首先,手术是有风险的,不到情非得已,我们都不想去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诸位在细读了我前面的文章后,也会明白手术并非万能的,它和太多的因素相关联,它受太多外力作用的影响了。再者,有人建议换人工关节,但是换的过程中,风险也不会因为你经历了那么多次手术就放你一马。并且,人工关节是有期限的,一般是20年吧,这个期限还取决于你是如何运用这副新关节,如果你把自己视为一个如假包换的正常人,什么运动都去参加,什么行动都不避讳,那么,可以很肯定地对你宣告:做好心理准备,换下这副旧人工关节,再装上一副新的吧,因此,一般都是上了六七十岁的长者方会选择这种医治办法。而年轻人,运动量本身就大,即使再避免,还是会使关节的寿命缩短不少。那样就唯有十年左右,甚至更短就换一副关节。但也请想想,一个十来,二十岁的人,一辈子要换多少次,才能度过一生啊?更重要的是,你以为你自己是铜皮铁骨么?能承受多少次的刀伤啊?莫非要在准备开刀处,装上拉链,方便随时手术吗?用个更生动的解说,现在那些什么医学广告满天飞,大肆宣扬这些手术如何如何,那种医术怎样怎样,何种器械如何先进……然而,任何破坏人体自然天成特质的举动都会引致负面效果,只是程度如何。因此,还是继续观察,知足常乐,稳定压倒一切最妙。当然,也在盼望着医学快快昌明,以闪电般的速度从初级飞跃到高级阶段,那时候,研制而成的人工关节就是一辈子无论你如何去使用,都不会损伤,都不会磨坏,都不必更换的啦。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总21页,文章8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