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瞬间缘(自习室)楚楚素颜笑微露。兀兀众人,刷脸更睦睦。空空邻位待花驻,唯己郁郁偏如附。每每晴夜教五处。盏盏灯火,勾往景幕幕。唧唧鸣虫已异处,独吾暮暮守如故。纯属个人幻想(译):那晚淡妆素颜的她,细露嘴角似微笑,走进教五自习室。室内在书中昏昏沉沉啃着书的众人,被此人的艳颜瞬间吸引,本来毫无表情的众人,脸刷的一下变得很恭敬,露出邀请的眼神。他们快速的收拾好罢了很多位置的书和其他东西,最大限度的空出位置,以期待佳人旁坐。但是他偏偏选择了具有与众不同的,一直在为自己的事情忧伤沉闷的我(我在写诗,,,写诗词中的我精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忧伤的人比较酷么?),向我走来。。。待我写完后,才注意到了她,真正的一个字概括“美”。刚才写诗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对她的视线上面。与她,是那么的近,可是挣扎了很久都没有成功开口到半句话。。。错过就是这样的生成。在往后的每一个夜里,教五的灯火都会点燃脑海中那晚的一幕幕场景,那短暂的短短距离,那永远的不再相遇。即使唧唧鸣个不停的虫子,哪怕还是那叫声。却已不是处在原来位置的那只。但是,我却还是傻傻的重复着在原来的那个位置自习,重复的守候在那个位置,重复着那一场转瞬即逝的梦。仍然幻想着她还会再一次降临在旁边的那个位置。一直一直。。。睦睦:恭敬的样子兀兀:静止的样子,昏昏沉沉的样子郁郁:忧伤沉闷的样子附:靠近: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丁铨母亲遥远的神庙里我发出声音你总是仔细聆听很久之前你也住在神庙里念着不同的咒语对于远方母亲我不知道在哪里神庙里我只懂我的咒语顿悟,应该是流浪母亲我不会在神庙里定居众神仅佑我的肉体2008.12.27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怎么会有这一秒,让我觉得如此渺小,难道不能有一天,我们彼此天荒地老.求你对我感觉好,这个要求不算太高,假使我们有明天,我会珍惜每分每秒,爱你一点也不会少!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今天看了《槲寄生》的一部分,感觉被深深的触动。也许是我平时想得太多了,所以对小说的感想也多了,对小说情感感染的免疫力降低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是小说看多了就想的越来越多,抑或是想的越多了才越来越喜欢看小说。总之心里想的东西既多了又深了,心也变得沉了。这也许也是心灵的一种成熟的过渡吧?那么这种过渡有终点吗?我也不确定,在自己的内心总有一种永远长不大的感觉。起初还只是为了看接近自己生活的好笑的小说,来缓解郁闷空虚的心情,后来喜欢上小说对情感描述的真切和其精彩的语言,现在就升华到了对情感的把握和延伸。也因为这个原因,自己也喜欢上了写些诗来把握和表露生活中的情感,虽然自己的文笔还极不成熟和精练简洁。用写诗的方式,有提高写作能力的倾向,也有摆脱生活单调,把生活诗化,精彩化的意向,想让自己内心不再感到空虚和压抑,诗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感的安慰良药,虽然它会很苦口。也许到了最后,我只能说:我并不孤单,不是还有诗陪伴着我吗。也许是在现实中感到茫然吧!天天挺忙的,但不知道忙碌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听说这叫作找不着前进的方向。失去了方向就迷茫,迷茫就失去前进的动力,没有了动力就会日复一日的无目的重复着同一种生活方式,天天都觉得不新奇。生活还没正式开始,我就已经开始厌倦生活了。也许是学习太枯燥了,对学习也有排斥感,但却从来不敢放弃,因为怕…怕失去了学习就会丧失将来在社会生存的能力,毕竟,现在自己会的和能做的就只有学习了。厌学最终导致的是虚渡光阴,什么也得不到,就算有所得,也只是得到“失去”:失去青春,失去信心,失去理想,失去追求,失去……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身边的每一个关心自己的人。人谁无过,但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知错不改。过了就会一切都过去了,想挽回也难以挽回了,永远不知悔改的话,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更多的过错,过错过多就会错过更多改正过错的机会,吸收过错的教训,争取下次不会犯下同样的过错。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竞争之道,一种生存之道,一种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