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占功(笔名 水之韵 火平利 程为公 ),陕西人,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及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万世大禹》、《名将孤女》、《往事》,其中《万世大禹》与我根据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倪岱传奇》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一起,由国家版权局直属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向我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我还著有中篇小说《奇婉下凡》等,以及大量新闻、散文作品,已发表各类作品一百多万字。另外,我早年创作的33万字的10集电视连续剧《黄河魂》文学剧本被摄制部门选用后,由我与另一人在北京修改加工两个月,摄制完成后,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播出。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奖、河南省专业报撰稿一等奖、编辑一等奖等。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深山峡谷,微风拂面。洪水过后的云邮水文站,水位已降到河槽槽畔下面。河中到水边由低到高依次挺立着几支用于测量水位的标尺大多露出水面,竹青拿着水位记载薄和铅笔,先看看手表,旋目测实时水位,随即将测量数据记在水位薄上。竹青奋不顾身跳进洪水抢救的老年妇女就是周英。他骑着一根粗壮的杨树干,抓着周英在浪滔飞卷的洪流中多次陷入绝境,又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在到达石榴河大石桥时,被任有福大夫将两人救上岸。精疲力竭的竹青稍一放松,便昏了过去,而且是深度昏迷。经过石桥公社卫生院任有福副院长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周英和竹青先后被抢救过来。二人对任大夫和卫生院医护人员千恩万谢,溢于言表。周英对竹青更是感激不尽,一再对小伙子说,有需要帮忙时,一定要告诉她。竹青告诉她,任何身体条件允许、多少懂点水性的人,看见落水者都会去救,不是为了回报。所以,她不用感谢。卫生院要派车往回送二人,竹青让他们把周英送回家,他则坚持自己回去。临别时,周英一再要竹青把姓名地址留给她,竹青说,不用了吧!周英有些生气地说,你不告诉我,我就不回去。竹青无奈,只好告诉了她。竹青经过步行、乘坐班车、倒车、再步行,回到了云邮水文站。站上早乱成一锅粥,竹青下水救人后,长时间没有回来,大家都慌了神。站长赶快向上级单位报告,上级和本站以及当地有关方面都派出人员搜救,都未找到。就在大家很失望时,竹青自己回到了站上。站长和同事们纷纷向他询问救人和被救的情况,他说,他和那位他救的老年妇女,最后都是被一个名叫任有福的大夫和石桥公社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救了,具体细节,不再多说。站上的同事们也没再多问。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陡峭险峻的中岳嵩山覆盖着薄薄的积雪,在冬日的阳光映照下,闪烁着刺眼的银光。森林茂密的山峰下,一支数万人马的队伍浩浩荡荡穿行在枯枝与乱石杂陈的山道上。启和后羿各骑高头大马,走在队伍最前面。启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他体格健硕,衣着考究。后羿虽进入古稀之年,但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汤涂、汤升、卓云、索英、雷起等数名军校或侍卫跟随在老将军后面。“轩辕关到了。”启指着太室山与少室山相连的地方,对后羿说,“老将军,我们下马吧!”后羿扶扶佩戴的青铜宝剑,回身对传令兵命道:“往下传令,原地待命!”将令传了下去,骑马的将士陆续从马上下来,与其余步兵停止前进,原地歇息。后羿走到启面前,拍了一下他的肩头,问:“令尊肯定在那块石头跟前吗?”“不会错。”启说,“那是我父亲最爱去的地方,有一次,他就在那块石头前坐了整整一天。”“那我就依计发令了!”后羿瞥了一眼启,道。“好!”启点点头。后羿拿出一条长长的红绸抛向天空,旋即高呼:“请大禹登基,不负天命!”话音刚落,启、汤涂、汤升、卓云、索英、雷起等人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整支队伍的万千将士应着呼喊起来:“请大禹登基,不负天命!”一连数遍,响彻山谷,群鸟受惊,纷纷腾空。旋即,启、后羿、汤升、汤涂、卓云、索英、雷起等人登上轩辕关,来到一块巨石下面。后羿站在巨石前,注视着这块奇石,静默不语。启、汤升、卓云等人在巨石周围寻找大禹,却毫无踪迹。又找了半晌,仍无所获。启与汤升等人只得来到巨石前,对面露不悦的老将军后羿说,找不着大禹。后羿恼怒不已,冲启叫道:“你说令尊告诉你他到了这儿,怎么没人呢?军中无戏言,我出于对令尊治水有功的崇重,带几万军队来到这里,劝他登基。可是……军队是随便调动的吗?”“对不住,对不住。”启抹了把额上的冷汗,谦恭地对后羿说罢,急忙从巨石旁边搬来一个平整洁净的石块放到老将军面前,“请您坐下,歇会儿。”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话13683818096联系,先用短信。本文作者程占功(笔名水之韵、火平利、程为公),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山川中,一个宽阔高台上,一条街道贯穿南北,街道两边绿草茵茵,绿树成荫,每隔一段,便是一个院落,院落里大多是不少砖瓦平房,也有一些土窑洞或石窑洞。这座小镇便是石桥公社机关和公社邮电所、信用社、百货商店、初级中学等各单位所在地。街道南头东边,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便是公社卫生院。进院门对面和左右两边,各坐落一排平房。正面那排房,一间是急诊室,一间是诊疗室,一间是药房,还有正副院长的办公室等。左右两排平房,除一间是手术室,其他都是住院病人的病房。右边一间房内,有三张病床,中间床上坐个老头儿,护士给他喂药;左边床上躺着一位老年妇女,面部罩着氧气罩,一个女护士给她输液体,一个男大夫给测血压;右边床上躺着一个小伙子,面部亦罩着氧气罩,也有一个女护士给他输液,一个男大夫给他量血压,给小伙子量血压的就是这个卫生院副院长、人到中年的任有福大夫。任大夫穿着白衣,一脸严肃,表情凝重,因为这两个落水者从被救上岸,以及拉回卫生院抢救,已过去十几个小时,都未苏醒。突然,左边床躺着的老年妇女大叫一声:“米兰儿!”坐了起来。给她输液的护士和量血压的大夫都惊喜地对她道,“好哇,你活过来了!”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大山脚下,“中央军”钟胜利老汉破旧的院落,一抹阳光涂在爬满青苔的崖面上、门窗上。钟老汉的气管炎和肺气肿,经过石桥卫生院任有福副院长和其他医护人员连续四天上门输液用药治疗,病情有了好转。老汉已可下床干些轻微的活儿,他走进右边没有门窗的窑洞,抱起一摞草料投入料槽,对料草旁边木桩上拴着的驴道:“老伙计,饿了吧?”这钟老汉很爱护这头驴。前些年,有人愿出高价要把这头驴买走吃肉喝汤,去跟钟老汉商量。平时待人和气的钟老汉一听发了火:“别再跟我说买驴的事情,走开!”钟老汉买下这头驴好多年了。他出去经常骑着这头驴;在家里,常常要去距他家几里之外的清水泉用这头驴驮水,就是给驴背上放个鞍子,两只水桶挂在两边。以及其他驮粮运菜都少不了这头驴。有时候,这头驴为他驮水时流泪,他都鼻子发酸。老汉现在病情好转,能为他的老伙计喂食草料,自然心里惬意。钟老汉给驴喂过草料,转回自己住的窑洞,准备做饭时,一个穿着白衣的女护士走进院子,走进窑洞:“钟爷爷,我给你输液!”钟老汉感激地说,“谢谢了”便躺在床上,让护士给他输液。输完液,女护士准备走时,钟老汉问,“你们卫生院前些天从洪水中救起的那两个落水者,抢救过来没有?”女护士笑了笑,“都抢救过来了,那个老年妇女和年青人都离开了卫生院。”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