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粉黛笙歌,幽幽传唱,婉转绵长,将真意青丝化作浓浓的思念,浮于耳畔,在响彻心扉中激情萦绕、蜿蜒……苍穹宁静,云天悠远,天地之中荡击着爱的回旋,心梦一起陶醉,陶醉……透着静谧与安宁,轻吟浅唱着爱的真谛,纯真冲破了世俗尘埃,随了浮游飘逸,轻轻盈盈,妙好无双。拨动的琴弦透着心灵的震颤,人虽无声,心却有声,那便是内心深处的真心挚情,化作缕缕幽兰般的芬芳,在天地间弥漫着一段精魂绝响。屏息凝神,有人听出了美,有人听出了真,其实至真至美方显爱的深重与心的清纯。因而司马相如方可依然抛弃高扬盛名,将一曲《凤求凰》寻得意中人;卓文君亦能舍弃荣华富贵,与心爱人一起出走私奔……情之高洁,心之清丽,见证了才子佳人的执著与坚毅,也透着那份纯真与美丽……
清水柔波,作为长裙;双桥顾盼,则是裙袂。婀娜俊秀,俊彩神游,将天地神韵聚于一处,造万物灵秀于神奇。天地间一切归于沉寂,化浮游尘埃于绝响。于是,天高地远,万物高洁。轻舟荡漾,划破水波,情投入许,丝丝缕缕,娇秀姑娘手执长篙,呼朋结伴,歌声婉妙,似黄莺啼鸣,像清泉浮动,天地无极,万物有灵。天地的一切神韵精华就此定格为无穷,久远的回响声声召唤,发着古老悠远的回旋。油菜花绽放争艳,激情炽热,仿若一方方小巧的方帕,轻轻展开,直到眼际看不到的地方,却都是那样的神秀妙丽,也都是那样的美好而让人陶醉。仿佛一方独具妙绝的天籁古曲,在此聚合,圣洁神柔,没有喧嚣,没有争斗,一切在此定格为桃花源般的诗情画意。因此,总是那样的静寂神奇,也将绮丽之美透彻心扉……那是沈万山虽富可敌国,却在住宅门前不见丝毫商道繁忙痕迹;那是阿金姑娘让众人侧目倾倒,却坚守一片净土的恒心;那是慕名而来的三毛,轻抚着每一处热土,含泪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故地重游的诺言……只是沈万山终究因耐不住寂寞,而做了朱元璋的罪人,发配岭南,客死他乡;阿金姑娘固然美丽,却终究难以摆脱世俗宿命;三毛在终究没能再来,惜别之时,竟化作永恒的记忆,她却将一颗对土地无限赤诚的心灵一切随了寂寞与痛楚远离……岁月流转,时空轮回,周庄依然静谧安宁,古朴华丽。在有人如织中,有人说你的名字是以苏州古城的毁灭为代价的,其实不是,你的名字是因为你的秀丽超群,焕发的最永恒的至美至真至纯……
童年时光,蹒跚学步中,每当手扶一扇门扉,远观群山,在炊烟袅袅升起的袭人画卷映入眼帘,心中便会涌生无限的遐想与期盼,希望自己有一日踏上那崎岖的小路,追随着梦想一路前行,行至天涯之畔,海角之端……随了岁月的流逝,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并在逐步展开延长,虽不乏风雨吹袭,梦想也未能开出五颜六色的鲜花,在一路播撒中随了梦境的呼唤慢慢生长蜿蜒……于是有一日终于背上了背包,将青春的希冀装入行囊,踏着祖辈的足迹远航……青春的烦恼也蜂拥而来,有时伴着惆怅,蘸着无言的酸辛与痛楚颓唐中好想独自流浪。但胆怯的心灵终究阻止了前行的步伐,于是只好载着心绪在沉默中将情感掩于心扉,伴着稚嫩的文字将梦想写于笔端,在夜深人静中独自叹息沉吟,那是并入纸笺的翅膀小船,梦想缤纷,心绪召唤……偶然在《命运的承诺》看到一个镜头,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看到一个流浪者,羡慕中渴望一起流浪。对方却冷冷道,流浪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流浪需要钱……突然竟忍不住阵阵心痛,本来为了在超脱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才选择漂泊,可是守望圣土的代价却正是将自己变作一忍受更多束缚的囚徒。一种滑稽的怪圈看似矛盾,却又是那样的真切而现实。在现实面前,梦想常常太容易化作一地狼藉的再也拼不完整的碎片,这种结局的缘由往往并非不够坚毅执着,而是在重重思绪面前单薄的心性着实早已憔悴疲惫……虽然流浪的想法还会常常涌于心头,面对流浪者心也会重新波澜起伏,但终未成行的行囊却只能静静沉睡于一处角落,独自吞咽回味着昔日那张稚气未脱,洋洋洒洒的风华少年的无畏容颜,直到随了流年光景渐渐老去,浮光掠影中生命不再年轻,不再年轻……忆及汪国真的一句诗:拿虽拿的起,放却放不下……不禁心生感慨,生命中着实有太多的拿虽拿的起,放却放不下……有时虽仍会忍不住汗颜于自己的懒散沉沦,将青春期的豪情壮志与曾经的热血激情一起扯成碎片,在心灵的伤口中独自疼痛伤感,但并不漫长的逝水流年中似乎也便从开始就注定了某种遗憾,正如《哭砂》中写到的那样,每个短暂的生命在扮演者匆匆过客的角色的同时,或许都如一粒小小的尘埃,在苦涩的等待中从来都不放弃漂泊……或许每一个现鲜活的生命都是在不断地漂泊流浪的过程,虽然有时并不乏感慨与无奈,但停止的步伐也注定只能定格在生命的终结……于是不禁发觉其实自己一直都在流浪,虽然远没有期盼的那样清新脱俗,浪漫炽烈,却还时时透着些许的凄凉与遗憾,梦境的召唤似乎不再那样遥远,那样遥远……当尘埃散尽,轻轻拉扯着那副苍老的琴弦,层层笑意浮现眼前,虽然心还是那样悠远孤单,蘸着泪水的欣慰笑颜却也很甜很甜……
苏州园林经千年风雨的淘洗,历无数能工巧匠的雕琢,又随不计其数的风华雅士的巧思妙构,使每处的风景都是那样的自成风趣,精巧别致中将素雅风貌披上一袭深邃的文化底蕴沉积,成就了富于深度的的美,也成就了充满内涵的真……但百余处园林各展头角之时,或许有些会轻易浮现脑畔,有些却要深掩梦魇。那是虎丘背后吴越之争的战火硝烟,缭绕回旋;那是寒山寺下张继的一首悠悠诗行,千古绝响……可是,双塔却经常被人遗落,因其处于名胜夹击的一角,因其不甚光辉的背影侧畔。因其身处繁华闹市,孤凋零单薄的身影独望……但,双塔其实着实同样应该让人惊啧感叹,不为其外在风范,不为其风华渊源。单就其建造成型,便已很不简单。因为这两座塔即源于匠心独运的巧思妙构,又来自于偶然的灵感散烁瞬间。因此,纵然岁月回旋,时光流转,四季轮回i,春秋交替,使一切都变得不甚了然,却无法掩埋那份古老传言层层浮现,回荡耳畔:已不甚清晰的两兄弟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性格鲜明,同样的争强好胜。因而,虽为兄弟,亦常争高下,互不相让。于是,兄长突然地一个念想竟让人造出一座塔来。当塔成之日,平地突兀,掩映眼角,晶莹剔透,色彩绚灿,融江南韵味于一身,集古典华彩为一体……因而,众目侧畔,一片惊赞。兄弟眼观杰出神笔,一样的惊愕欣赏,却触动了心的情怀。于是,一番苦思冥想后,竟让人在相同地点造出一座一模一样的塔来……双塔毗邻,紧紧簇在一起,却不差分毫,同样的风华绝代,同样的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而神韵依旧。已分不清了彼此,却让人不得不惊叹当时匠人的巧手匠心。试想,如此精巧神笔,单就构思建造便已颇为不易,但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来,恐怕更是尤其不易。当时没有机器可以节省气力,一砖一石都需肩扛手提;不似画纸可以临摹复印,一切的装束都是一个更加艰辛的心的酝酿布局历程……故而,这不愧于智慧的杰作,血汗的结晶。因此,即便建造者早已被掩埋于滚滚史册尘埃之中,却依然令人肃然起敬。每至夕阳西下,立于双塔之旁,观夕阳之下两个绮丽身姿,似一双秀丽剪影般映彻眼角,静谧中透着圣洁,透着神奇,透着精妙,透着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