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男,广东广州人,原籍广东梅州,华南师范大学学士,原广东高校文学联合会主席、广州高校文联筹委会主席,广东校园文学非专业非全职积极活动者,现任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

个人作品列表

  • 将文学进行到底

    将文学进行到底——写在广州大学棠棣文学社第一期社报成功出版之际2004年12月1日2004年12月,广州大学棠棣文学社社报《棠棣》创刊,本人受邀在《棠棣》创刊号头版发表本文,是为贺。一2004年冬天。广州大学。棠棣花开得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为美丽的校园平添一层明丽的灿烂。在这个灿烂中,棠棣人迎来了第一期社报成功出版!可喜可贺!凭心而言,我和棠棣人相识的日子不算长,区区两个月光景而已,不过棠棣人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棠棣人是美丽的,经历了奔流半坡之水与学苑草木的融汇,经历了龙洞麓湖与桂花之间的水木之合。棠棣人是虔诚的,他们坦率地感叹:“作为棠棣人,内心常会深感惶恐,生怕一不当心就弄疼初放光彩的娇弱生命。”棠棣人是坚强的,他们潇洒面对流泪:“流泪是因为赤诚,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爱,多年以后,我们一定会为现在的真诚与纯真喝彩。”棠棣人是负责的,既呕心沥血、尽心尽职地办好棠棣,发展和繁荣广州大学校园文学;又义不容辞、斗志高昂地为促进广州高校文学社团之欣欣向荣、实现广州校园文化之兴盛发达而不懈努力!我敬重棠棣人,个个都是执着的文学追梦人啊!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棠棣人对文学忠贞的热爱,看到了棠棣人追梦坚定的步伐,看到了棠棣人脸上虔诚的笑容,看到了棠棣之花的娇艳和永恒!我深信棠棣人,作为广州大学最富有创作激情的文学群体,棠棣人勇于探索和敢于挑战的个性和朝气,毫无疑问将对广州大学校园文学的欣欣向荣,对创造各路英豪济济一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浓郁人文氛围,对营造象牙塔深淳沉稳、自由平等、百家争鸣的校园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而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值此棠棣文学社第一期社报成功出版之际,衷心祝愿棠棣之花在美丽的广州大学沃土上健康成长,绽放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将文学进行到底!我相信,这是棠棣人的共同心愿!二2004年冬天。华南师范大学。没有信仰的人生是堕落的,没有追求的生命是枯萎的。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追梦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荣幸称得上是一个有点文学资质的文学人,亦不清楚自己最终是否会走文学这条人生路,不过我热爱文学、在校园文学圈里一路走来却是不争的事实!哲人说,跨出跬步是流浪,走出一步便是天涯。然而,无论我飘泊的足音唱响何方,都摆不脱久藏心中平凡而神圣的文学梦。白天,我在拼搏中昂扬青春,充实自我,用心去描绘自己的一片晴空;晚上,我在方格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用情去写理想写事绩写美梦人生。我应该感念文学,不管我春风得意还是心烦意乱,都一如既往地陪伴着我!我记得,失落的时候,我试着读懂李白的潇洒,秋瑾的悲壮;试着接触王实甫的《西厢记》,惠特曼的《草叶集》;试着走近《红楼梦》的大观园,《阿Q正传》的未庄……我同情男主人的凄惨,感叹女主人的无奈,于是我理解了生活!漫漫人生里,文学既令我学会享受,享受亲人的怜爱,成功的欢欣,人生的妙趣;又令我懂得忍受,忍受孤寂,忍受逆境,忍受失落。故,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回顾过去,我收获了自己耕耘的果实。当中有得,也有失。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勇往直前,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当我选择目标为地平线时,我想,我能留给世界的,只能是强者的背影!将文学进行到底!这是我美好的梦想!三2004年冬天。省会广州。广州,中华名城,经济发达,名校林立,竞领****,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数千载的风风雨雨,几千年的沧桑更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贤士与智者,造就了众多永垂青史的辉煌和璀璨。广州拥有众多全省著名的高校,拥有全省最强的校园文学实力。办好广州高校文学事业对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文学的兴盛发达具有重要意义。把广州高校里虔诚于文学的大学生召唤到一起,整合资源、携手发展、繁荣文学是我们广州高校文学社团和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心愿。于是我们就有了筹备成立广州高校文学联合会的构想和实践!我们都是热爱文学的大学生,我们将以崇高的理想、火热的激情、坚定的信念、无私的付出,团结和联合广州高校文学社团和优秀文学人才,誓将广州高校文学联合会办成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的高水平、高效果的文学性、联络性、协调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学生团体。籍此高效利用广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构筑广州高校文学社团和文学爱好者交流与合作的理想平台。以发展文学和服务文学为指导思想,将广州高校文学联合会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文学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广州发掘并培养高校文学人才的源流和窗口、广州高校文学社团的合作基地和坚强后盾、广州高校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阵地和精神家园,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繁荣社会主义校园文学、发展先进校园文化的忠诚力量。为促进广州高校文学社团之欣欣向荣、实现广州校园文化之兴盛发达、推进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战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有人说,生命里,只要有一双眼睛在你最失落的时候陪你哭泣,就值得你为生命而受苦。广州高校文学联合会的筹备成立,意味着广州高校文学人在今天和明天不再孤军奋战。她把我们万万千千的文学大学生集结在一起,把我们各自支撑的一块块飘荡的目筏凝成一艘巨船,使我们站在更高更强的位置,以更快更好的速度在今天起程,开向更远更美的前方!正如日出之阳、含苞之花,充满活力,充满希望,我相信,在各界领导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有众多志同道合文友的倾情经营,有无数热血文友的鼎力支持,广州高校文学联合会定会健康成长,从辉煌走向辉煌!希望每一个广州高校文学联合会人永远记住:因为爱着各校文友的爱,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文友服务!因为梦着各校文友的梦,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永远前进!将文学进行到底!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一个广州高校文学人的永恒追求!【编者按】将文学进行到底——这是众多爱好文学的朋友的心声。在广州大学里,在华南师范大学里,在省会广州,时间改变,地点不同,梦想不变。爱着我所爱,梦我所梦,努力地追求!“不过我热爱文学...”很多时候,有一颗热爱的心,就是很好的开始了。寂寞鱼鱼

    2009-04-30 作者:汤炎忠
    • 0
    • 9715
  • 愧对恩师

    许多年逝去了,但自己所犯的错事却清晰地烙印在脑海中。当我辞别亲人离开家乡远赴省城念大学时,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离乡别亲的酸楚和寄人篱下的悲苦。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图片来源:网络)那一年,我念初二,那是个尚未脱离懵懂但又有些自以为是的年龄。那时,学校每年都要招聘数名外省籍教师。我们(十)班的语文便由一位湖南籍教师执教。她姓楚,二十来岁,高高的,瘦瘦的,挺清秀,看起来蛮和善。她上课颇有特色,让我们耳目一新:每节课只用十五分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然后在黑板上抄下十道其经过精心提炼的题目让我们现场作答,最后便不厌其烦地逐题讲述解题技巧,直到大家弄懂为止。这和前任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大不相同。楚老师还要求我们写周记,每周交一次;并首开先河,要大家轮流在班级日志上写大众日记。这种富有个性的授课方法,在我们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积极性。以往上课时总会有同学禁不住周公的诱惑,同周公藕断丝连,现在楚老师讲课,他们不得不咬着笔杆,绞尽脑汁应付楚老师。没几天,就有几个瞌睡虫向我诉苦,恳求我向语文老师建议换换方式。其时我刚“荣任”一班之长,其实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凑数的,没人愿在这么乱的班里当这个倒霉的官。无奈,不能辜负铁哥们的请求啊,我只好硬着头皮来到楚老师宿舍。“老师,我有点事想和你谈谈。”“什么事?”她正在备课,见我进来,忙停下笔,泡了一壶茶给我。“就是你的教学方法,很多同学都说不适应。”我单刀直入。“……呵……”,她思绪片刻,“那么,你觉得呢?”“我啊,我……能适应的。”平心而论,我千真万确认为她的方式挺好。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年级倒数第一,好多同学破罐子破摔,天天吊儿郎当,也真该好好整整了。“如果我做错了,我乐意接受批评和改正错误。但这件事我不认为自己有何不妥。我了解他们,他们无非是失去信心、想玩、想睡觉吗?然而,他们是我的学生,我能忍心让我的学生消沉下去吗?我认为必须得有人去改变现状,而这就是我的责任。”楚老师情真意切地说。我哑口无言。有一天,楚老师关切地问我:“你能够在基础题上得满分吗?”“不能。每次总有一道题失误。”我坦率地回答。“下次认真点,争取得满分。学无止境,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我感觉得到,楚老师很器重我,对我抱有很高的期望。说来也怪,大家常常抱怨楚老师的课太累,而课后却又一个个经常往她那并不宽敞的宿舍里挤,或者借书,或者看她改的周记,或者同她一起聊天。与课堂上的紧张气氛不同的是,课后同学们与楚老师相处得很轻松、很融洽。忽然有一天,学校发给我一份《外省教师情况调查表》,说是学生填好直接交上。但是为谨慎起见,我决定先向班主任老师询问一下。“你可以这样写:工作上一意孤行,不负责,不关心同学……”知道我的来意后,老班沉默片刻向我建议给楚老师这样的评价。我愕然,糊里糊涂地走出办公室,心潮涌动。刚入校时,宿舍条件非常糟糕,老班很看重我,让我跟他的小儿子住在一起,直到现在。我这样享受着老班的“特级待遇”,能不听他的吗?但是楚老师明明很好啊,按老班的意见填,无疑是违背良心。翻来覆去地琢磨了一个晚上,我终于颤抖着手按老班说的填上了。一周后,班里换了一位语文老师,是本地人。楚老师则远调偏远山区。又过一周,期考成绩公布,出人意料的是,我们班的语文成绩破天荒地荣登年级榜首。望着那火红的光荣榜,班里的同学一个个哭成泪人。而我,更背负着一股沉重的负罪感,悄悄洒落两行苦涩的泪水。后来听说,楚老师是一个孤儿,靠政府救济和勤工助学省吃俭用读完师范大学。再后来,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老班被教育局叫走谈话,据说是因为他向招聘的老师索要财物。楚老师就是因为没有给他送东西才得罪了他。我给楚老师写了一封信,把那件事告诉了她,并请求她原谅我,重新回来执教。楚老师回信说她不怪我,我还小,许多事做不了主。还说不要老想着这些事,还是把精力全放在学习上。至于回到我们学校执教则是不太可能了,手续很不好办。她还说在山区上课很开心,只要爱学生,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我无言,脸上却早已写满泪水。许多年逝去了,但自己所犯的错事却清晰地烙印在脑海中。当我辞别亲人离开家乡远赴市区念高中时,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离乡别亲的酸楚和寄人篱下的悲苦。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2008-04-03 作者:汤炎忠
    • 0
    • 9705
总4页,文章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