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也谈口罩从何处来

也谈口罩从何处来

文/谢军


一片薄薄的口罩竟是阻挡新冠病毒的利器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人们重新审视平时不起眼的口罩。

现实生活中,口罩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而口罩从何处来,却鲜有人问津。

在人类历史变迁中,口罩演化曲折跌宕,汇聚了东西方元素。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国家。13世纪初,口罩出现在我国宫廷中。奴仆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而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口。据《马克·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廷中,传菜之人用绢布遮掩口鼻,以免气息触及饮食之物。这种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我们最初的口罩了。

而事实上,自先秦时代起,女子外出便有掩面衣的风俗了。为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女子外出多戴丝巾遮盖口鼻

《礼疏》中有记掩口,恐气触人;在《孟子·离娄》中有记载,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在《西京杂记》中有记载,赵飞燕被汉成帝立为后时,其妹妹便送上金华紫罗面衣”的宝物……

在魏晋时期,面衣也有女性专用演变出男款的苏公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羃离、帷帽等,诸如此类装饰,既能遮面挡风,也能发挥防护全身的功效。

20世纪初,我国医生伍连德为防控东北地区的鼠疫,设计了双层纱布构成的“伍氏口罩”价廉质高便利安全,深受老百姓喜爱。 

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犹如像四周扩散的波纹,引发一波又一波口罩抢购潮,口罩的使用和普及程度空前。

相应地,国外口罩也有据可考。早在公元1世纪至6世纪左右,在一些碎片的历史记载中,就有了口罩的影子。以波斯为例,女子戴面罩便是民族服饰习惯,在阻隔灰尘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些许神秘。至于口罩此时是否用于医护领域,还难以考究。

到了中世纪,口罩医用情况越来越多。在黑死病肆虐下,欧洲人民群众纷纷戴上一种内含植物香料的鸟嘴形口罩抵御瘴毒

到了近代,口罩雏形初具,科学性、医用性一目了然。

在近代细菌学说问世后,人们便不敢小瞧口罩的重要性了。正如南丁·格尔所言,空气像水一样,也是会被弄脏的。如果戴上口罩就有可能把细菌阻挡在沙布层的外边,不许这些坏东西溜进来害人。

1897年,德国病理学家米库里兹·莱德奇将金属质地口罩从阻挡粉尘功能,拉到质地轻软的医用防飞沫功能,并呼吁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防止细菌感染。

1899年,德国医生胡伯纳通过改造口罩结构,更是让口罩贴肤易用。

随着口罩应用普及,法国医生保罗·伯蒂进一步改良了口罩结构。进而,口罩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后期,口罩逐渐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并被用来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

而今,每逢春秋季节,人们出入公共场所,也愈发重视戴口罩了。

特别是在日本,浓郁的口罩文化在国民中间潜移默化。人们在公共场所习惯性戴口罩,既践履社会公德使然,也提高了公民个人的卫生忧患意识。

何曾想过,口罩竟是疫情之下的特别通行证。而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冲击,但也培养了我们的公共卫生礼仪。

由疫情引发的口罩物资紧缺,既警示我们敬惜造物物尽其用,也要求我们抚慰由疫情引发的群众恐慌情绪与心理创伤。

实际上,任何维系现代生活的物品,无不凝聚着人力心血,我们务必充分挖掘其可能功能价值。而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更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免疫力。除了正确佩戴口罩之外,我们也要心怀阳光,充满光亮。

口罩陪伴着我们,成为疫情中的保护伞。相信只要形成人人佩戴口罩的自觉与常态,口罩就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安全感。



上一篇:钟灵毓秀南山松记 下一篇:何庚生与西泠印社